校企合作丨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虚拟现实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05 21:05:00

  当前,国家相继提出“中国制造2025”、“新基建”等重大战略,尤其是在中国的5G相关产业及技术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虚拟现实技术正逐渐成为信息展示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但现实情况是,在虚拟现实产业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虚拟现实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方向,其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建设质量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培养与产业对接,与岗位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上,传统的以知识框架为基础的学历证书教育模式与实际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

  同时,部分学校在办学机制、课程体系设计等问题上,缺乏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与企业生产需要相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反过来,企业主动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院校与企业在人才的协同培育上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的联结程度不仅体现在资源共享上,更需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上能够有所突破创新,使校企双方能够结成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才供给侧及人才需求侧的共赢。而围绕虚拟现实专业群的“产业学院”的建设,正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由之路。

  产业学院具有服务整个行业的功能,而学院与产业的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互动关系,正是实现该功能的有效保证。首先,龙头企业集团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因而其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格要求也处在领先地位。再次,大型企业集团在行业的领先发展中,还会出现许多企业发展中具有前沿性、挑战性的应用型课题,这些都是一般企业难以遇到的高端问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学院应用型科研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实施机制上,要与龙头企业建立互动的产学关系,就要让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让学员真正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和员工培训,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虚拟现实专业校企合作,应落实五个协同。具体措施为:

  协同构建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

  产业学院需要形成区别于校内其他二级学院的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企业全程融入创造条件。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产业学院成立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对产业学院办学中有关专业设置、专业群和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行业企业专兼职教师选派、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检查、指导、咨询、监督和协调。

  协同研发项目式创新课程体系

  依托虚拟现实产业领军企业的产业背景及行业项目资源,构建“专业基础课+专科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企业案例项目实训课”系列课程体系。结合当地虚拟现实企业用工需求调研以及市场分析,协同相关企业导师、行业联盟/行指委行业及学科专家,以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设计和组织课程结构。同时,构建“专业教学实训云平台”为合作院校提供完善线上配套课程资源。随着专业课程开发及教学的不断深入,企业教学团队会联合开发SPOC课程,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协同打造虚拟现实产学研一体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建设虚拟现实产学研一体实习实训基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协同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并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完美融合在实训基地中。重点解决真实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

  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先进可靠的实验研发技术,做到的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同时以完成教学要求和内容为目标,综合应用多媒体、大数据、三维建模、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实训教学项目的吸引力和教学有效度。

  协同承接地方虚拟现实产业项目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地方经济建设赋能的责任,可以承接专业范围内的地方项目,帮助拉动地方经济建设,同时使在校学生得到项目上的实战锻炼,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校企可以共同培育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学生,组建以校内优秀学生、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指导人员为主的教学团队,承接虚拟现实经济建设项目,使设计成果带来经济和文化效益,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虚拟现实经济的发展。

  协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改善双方的人力资源结构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目的之一,产业学院在解决应用型师资短缺这一难题上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如,通过双向任职构建稳定的专业建设团队,通过互聘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依据学历、企业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及学术成果、专业岗位需要设定准入条件,分层次聘用专兼职教师;以项目开发、国内外职教实践研修、岗位互换、企业顶岗实践为路径,分批次培养校内专任教师。

  虚拟现实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一,其产业的发展与院校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围绕虚拟现实相关专业的产业学院建设,是一种在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上的突破创新,是一种适应当前新兴产业人才基础搭建的建设举措。未来,无论是在产业学院的顶层设计还是微观管理层面还需要政、校、行、企等社会群策群力,共同探索。

供稿:网龙普天1+X证书标准专家组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