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9日,2018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市崂山区举行。本次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联合主办,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
27日上午,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正式开幕,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了《中国虚拟现实应用状况白皮书(2018)》。《白皮书》指出,随着技术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VR的概念不断演进。业界对VR的研讨不再拘泥于特定终端形态,而是强调关键技术、产业生态与应用落地的融合创新。从广义来看,VR包括AR(增强现实)。目前,全球VR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0%,全球投融资重点已从硬件终端转向内容应用。预计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将超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
我国的VR产业正处于初期增长阶段,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已有十余个城市发布专项政策,VR产业地图的板块日益扩大。《白皮书》首推中国VR产业地图2018,涉及重点企业数量达500家,为我国VR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地域信息。《白皮书》指出,在我国VR产业分布中,重点企业分布在北京等12个省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成都和福州等地成为我国VR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
《白皮书》建立了VR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专项政策、专业人才、科研实力、产业生态、规模应用;二级指标包括政策数量、资金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专业、龙头企业、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投融资规模、产业链布局等。基于各地VR产业发展指标加权评价,其产业被划分为两大类型:ICT(信息、通信、技术)优势型,即传统信息通信产业生态较为完善,依托成熟的配套体系、均衡的人才环境、良好的城市吸引力,创新创业特点突出,如北京;VR优势型地区,即依托本地骨干企业长期的布局和发展,在VR产业发展中具备先发优势,VR成为本地ICT产业的突出特色,以单点带动全产业生态发展,在产业发展指数的某些指标上优势突出,如青岛。
我国的VR产业链主要涉及内容应用、终端器件、网络通信平台和内容生产系统等细分领域。《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VR产业生态已初步建立,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与内容制作等关键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我国VR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高质量内容匮乏,用户购买成本高、安装设置复杂、使用移动性受限,用户体验感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国要加速Cloud VR(云化虚拟现实)落地,解决VR产业发展过程中用户体验、终端成本、技术创新与内容版权等领域的问题;通过“VR+”释放传统行业创新活力,使VR技术向生产与生活领域渗透,促使VR从小众化应用迈向规模化应用。
来源:齐鲁网
-
华渔携手大英百科推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
5月7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海丝分论坛在福州举办,网龙旗下教育子公司华渔在分论坛上与大英百科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整...
-
塞尔维亚总统特使来访 聘任刘德建为塞国“部长顾问”
有福之州正迎来八方宾客!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期间,塞尔维亚总统特使、创新与科技发展部部长奈纳德·波波维奇一行于5月6日率团参访网龙。网龙...
-
网龙董事长刘德建:推动数字教育“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2019年5月6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峰会吸引了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网龙、科大讯飞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参会。今年是网龙连续第...
-
普米执行副总裁:见证普米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蜕变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老师可以改变现状,通过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成其他途径无法实现的效果。”近日,网龙旗下普罗米休斯(Promethean...